且行且画塱头村

纺织公司 汪翊

  题记:“绘画增添了旅途中的乐趣”——Henanz(西班牙自由插画师)
  这几年,乡村游成为了都市人逢年过节必备的项目之一,2017年的最后一天,家里人便筹划着去花都区的塱头村一游。塱头村是个什么地方?上网搜搜看,真是不搜不知道,一搜吓一跳,“哟”,原来这个距我家门口仅数十公里的村子,竟然是一个有六百多年历史的古村落,而且还是广州十大古村镇之一,其香火从元末开始延续至今,层叠着丰富的文化积淀!
  于是,全家欣然前往。开车大约一个小时即到塱头村,这里虽然没有海珠区小洲村那样的小桥流水,却也另有一番田园景色。我们在村口的农庄午餐,享用了本店的特色美食。正午的阳光照得人暖融融的,正适合茶足饭饱后的散步。我们陪着母亲慢慢地走着,榕树下有几个卖芋头的老农,一见到我们,便推销他们的芋头,据说,花都盛产芋头,而塱头村的芋头则集粉、糯、甜、香为一体,入口即化,刚才我们在村口农庄已经品尝过芋头扣肉,香而不腻,当地有句俗语:“进塱头、吃芋头、好意头”。趁他们与我母亲聊天的当空,我迅速作了一幅速写(图一)。


图一,村口卖芋头的村民

  前行几步,经过“宣重光门楼”,面前豁然开朗:我的左手边是一个半月形水塘,塘边树荫下有一些大排档和一只卖“鸡公榄”的小推车,右手边是联排的祠堂、书室等建筑,典型的岭南建筑风格:锅耳墙、硬山顶,灰塑龙船脊、碌灰筒瓦,花岗岩石墙脚;它们之间隔着多条古巷,巷门楼石额上均阳刻着巷名,一对小情侣站在积墨楼巷口比比划划(图二)。六百多年历史的塱头村,有规模庞大的明清年代的青砖建筑,包括祠堂、书院、更楼等。其中,以“鱼隐公祠”、“谷诒书室”、“积墨楼”最为出名。


图二,积墨楼巷前的情侣

  积墨楼建于清道光年间,光从名字就可以看出它的文化价值,历经一百六十多年,基本保持完好;小巷里的石板路比广州老城区内的许多地方,都保持的好、且干净如洗;我在曲里拐弯的小巷里蔸蔸转转,欣赏着精美的瓦檐砖雕,感受着六百年的人间烟火,试图解读其间的生命密码;巷子深处有一座明伦书院,是当代人讲授国学的地方,我走进去转了一圈,却没有看到任何开讲的迹象,书房里只有不息的长明灯。
  池塘边上竖立着四对旗杆夹,当地人称为“进士碑”,为清咸丰、道光、同治年间所立,它是封建社会科举功名的象征。这种旗杆夹,不少地方都有,但是如此成排状,我目前只在这里才见到。查塱头村史,有清一代,该村科举人才济济,成为珠三角地区著名的“进士村”、“乡贤故里”,具有完整综合的“耕读传家”文化体系,现存的大量书院、书室及“诗礼传家”砖雕,正是塱头村“尊学重教”之风的体现;这些旗杆夹无言地诉说着塱头村往日的荣耀,它在当下的意义,我想,是对文化的传承起着教化作用吧(图三)。


图三,“进士碑”与青云桥

  穿过“履中蹈和门”楼,走过一座短桥,复见又一组联排建筑,有黄氏祖祠等,与前面所见大致相同,广场有一群摄影发烧友正围着一位女模特拍摄,素衣长裙的女孩子站在护栏前,露出灿烂的笑容,现代文明与古老文化叠加,是现代摄影的艺术追求么?


图四,兴仁里巷口

  今年七月,我第二次来到塱头村,正值盛夏,但是,从空调车中走出来的酷热感,很快就为四围的绿荫所消退,村口的士多店前有几只小猫在玩耍,我掏出随身携带的猫粮,请它们分享;榕树下,去年卖芋头的地方,换了一位卖枸杞的老太太(图五);


图五,卖枸杞的老太

  村里宁静如旧;与去岁相比,池塘中挤满了荷花,如南宋诗人杨万里描绘的“映日荷花别样红”;如冠的榕树下,一个老汉正在纳凉,见我画他,便坐正朝我发出善意的微笑(图六);与国内大部分乡村一样,塱头村虽然历史悠久,但在现代文明的冲击,同样存在着留守困境的问题。


图六,榕树下怡然自得的老人


图七,塱头村的“鸡公榄”

  塱头村的文物古迹实在太多了,犹如一本厚厚的明清乡村文化史,但是,我两次来塱头村都是匆匆而过,我希望有朝一日,在塱头村小住几天,深度感受其耕读传家的文化底蕴。